发布时间:2025-10-15 17:09:57    次浏览
在39年前的农安县,有两名萍水相逢的女孩,曾有过共乘一辆大解放汽车,挤在女生宿舍的一张小床上过夜,共享一顿奢侈早餐的难得缘分,这一份缘,让马女士39年来不能忘记。8日,马女士找到本报记者,希望帮助她找当年那位善良的女孩。萍水相逢暖暖的情时隔39个年头,每一次回忆仍然让她感到温暖。市民马玉琴女士今年58岁,现居住在远达大街。她是1975年从长春市到农安县靠山公社红石砬屯下乡的知识青年。“那个年代车票很便宜,但是我们知青更愿意搭顺风车回家。”1976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她想回长春看看父母,就步行了15公里走到靠山公社的路边等顺路的车。“我记得非常清楚,有一辆从青山公社开过来的大解放汽车途经靠山公社,我一问是开往农安县城的,就上了车。”马女士说,她上车后看到车上坐着几个人,还有一名女学生。当她搭乘的这辆车到达农安县城时,已经错过了开往长春的末班火车。“那时候我才19岁,人生地不熟的,举目无亲,甚至都不知道能住旅店。当年的交通没有现在这样方便,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马女士说。这时,一起下车的人里有一名女学生邀请她去农安县师范学校的女生宿舍住。“记不清那个宿舍是平房还是楼房了,只记得她的寝室里还住着几名女生,她的同学还问我是她的什么人,为什么带回来住。”马女士说,当晚她和那名善良的女孩挤在一张单人床上睡了一夜。豆浆油条 39年来难忘的早餐“第二天早上,我睡得迷迷糊糊,那名女学生早早跑到外面买来油条和豆浆,轻声唤醒我起来吃早餐。”马女士至今对39年前的那顿早餐记忆犹新。“我在红石砬屯每天吃的只有玉米面汤、黄豆汤或者黄豆酱这些食物。”马女士说,当年自己家里条件有限,各家各户的经济条件都差不多,吃的食物种类也很少。黄澄澄的油条飘出的香味一个劲儿地往鼻子里钻,热乎乎的豆浆又甜又浓,“那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早餐”。在马女士的印象里,那名女孩穿着很俭朴,寝室里的行李、被褥都很旧,不难看出这个女孩在经济上并不宽裕。然而,萍水相逢,这名善良的女孩不仅热心留宿,还为马女士准备了一顿让其毕生难忘的早餐。多年来,马女士依然很喜欢吃油条和豆浆,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回味当年的香甜味道。没记住她的名字 留下深深的遗憾“她长得不是很高,那天穿着一件浅色的衬衫,深色的长裤和布鞋,头发很长,梳成一个马尾。”马女士说,那名女孩很温柔,说话轻声慢语,眼睛很大,说话的时候嘴角一直挂着微笑。“我没记住她的名字,这也是我最遗憾的。这几年我特别想找到她,每当看到电视里的寻亲节目,我就更想找到她。”马女士说。马女士现在有一份舒心的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在她的心里却始终留有一个遗憾,她希望能找到当年那名善良的女孩,希望能握紧她的手说一声——你好吗,你在哪儿,你叫什么名字…………岁月像一条长河,滚滚浪涛里有多少擦肩而过、聚散离合。那些曾经给予过我们温暖的人与记忆,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份温暖的情却始终流淌在心间。如果您在1976年的夏天曾经搭乘过那辆载满温暖的大解放汽车,如果您在1976年的夏天曾经邀请一名萍水相逢的女孩去学生宿舍住,如果您在1976年的夏天曾经为那名女孩买过油条和豆浆,如果那天晚上您曾经住在农安县师范学校的那间宿舍,请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电话89866777。寻亲热线开通你可知亲朋离散的痛苦?你可知生命找不到根的飘摇?你可理解不知父母是谁的遗憾?你可知失去爱子的撕心裂肺?你可知望着苍穹喊妈妈的凄苦?《长春晚报》及官方微信即日起推出《寻亲记》专栏,请动动手指,转发微信,帮更多的人圆上寻亲梦。如果你身边也有人饱受离散之苦,尽管联系我们,新闻热线0431—89866777,或许这里将给你带来温暖。